LA作品 | 無障礙環(huán)境營造在北京冬奧會、冬殘奧會延慶賽區(qū)的應用實踐
來源: 聚展網
2023-10-09 21:57:03
255
分類:
景觀園林資訊
全文刊登于《風景園林》2023年第9期 P79-83
關午軍 王悅 李颯
無障礙環(huán)境營造在北京冬奧會、冬殘奧會延慶賽區(qū)的應用實踐
2016年,在北京冬奧會與冬殘奧會籌辦之初,北京冬奧組委就明確了“同步規(guī)劃、同步實施”的籌辦原則,確保達到“兩個奧運、同樣精彩”的目標。2018年9月,《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無障礙指南》發(fā)布,該指南以《國際殘奧委會無障礙指南》和中國現行無障礙相關國家標準為基礎,以往屆奧運會無障礙指南為參照,用于指導場館和設施的連續(xù)無障礙建設,以期形成從城市到場館的連續(xù)無障礙環(huán)境系統。同時,北京冬奧組委還發(fā)布了《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無障礙指南技術指標圖冊》進行輔助說明。
延慶賽區(qū)是北京冬奧會三大賽區(qū)之一,規(guī)劃核心區(qū)1 513.7 hm2,包括國家高山滑雪中心、國家雪車雪橇中心、延慶冬奧村、山地媒體中心及市政配套設施區(qū)。賽區(qū)的總體規(guī)劃設計圍繞“山林場館、生態(tài)冬奧”,即“山林掩映中的場館群+綠色生態(tài)可持續(xù)冬奧”的理念展開,打造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賽事場館。建筑、景觀、賽道的聯合創(chuàng)新設計,最大程度上提升了運動員的參賽體驗、豐富了觀眾的觀賽感受;在工程建設上最大限度減少對既有自然環(huán)境的擾動,使建筑、景觀與自然有機結合,在滿足奧運賽事需求的基礎上,建設一個融于自然山林的綠色冬奧賽區(qū)。
延慶賽區(qū)規(guī)劃響應了“以運動員為核心”的辦賽理念,結合延慶賽區(qū)尺度大、海拔高的特點,根據參賽運動員的身體特點和實際需求,對場地的無障礙環(huán)境進行了系統性設計——主入口自動門、無障礙坐席、無障礙電梯、無障礙衛(wèi)生間、無障礙坡道、電梯提示盲道、低位服務臺、無障礙標識、無障礙打蠟房、無障礙纜車系統等設施的賽區(qū)全覆蓋,為運動員提供了一個安全、便捷的無障礙環(huán)境。室外環(huán)境的無障礙設計特點可總結歸納為以下4個方面。
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用地范圍432.4 hm2,是本屆賽事海拔最高、面積最大的場館,最高點位于小海坨峰(海拔2 198.38 m),場地海拔落差約為960 m,山體坡度大多在40%以上。場地內各類雪道依山就勢,呈鏈式布置;出發(fā)區(qū)、結束區(qū)等設置于相對平緩的場地上。結合高海拔、廣面域的場地特點,系統地規(guī)劃了場地的無障礙環(huán)境體系,各區(qū)域之間以技術道路和索道系統為主要連接方式,將技術道路與不同類型的無障礙吊廂、吊椅索道和T-Bar等交通設施相連接,滿足了不同區(qū)域間的無障礙通行需求。
賽區(qū)內所有停車位均為臨時停車位,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數量按賽時需要規(guī)劃;同時設置無障礙衛(wèi)生間20個、無障礙電梯18個、無障礙坡道16條;競速與競技2個結束區(qū)分別設置了無障礙坐席30個及35個,占比2個結束區(qū)總坐席數量的1.2%以上。
2?裝配式、輕干擾的無障礙臨時設施
考慮到山地環(huán)境海拔高、地形復雜、生態(tài)敏感的特點,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的無障礙設施大多采用裝配式、輕干擾的臨時性設施進行搭建,便于賽后拆卸與材料再利用。在保證安全、便捷的前提下,無障礙坡道、無障礙洗手間、無障礙看臺、無障礙電梯等設施均使用了裝配式輕鋼結構,以及木材、成品集裝箱等材料,這些材料具有自重較輕、易于搬運、安裝拆卸方便、可重復利用等特點。同時,考慮到冰雪天氣的防滑要求,通過在無障礙設施上鋪設椰棕毯、橡膠地墊等措施,加大摩擦系數,保障使用人員安全。
3?重復合、高效率的無障礙設施保障
安檢廣場位于賽區(qū)門戶位置,是賽時觀眾、運動員集散的重要空間,承載著觀眾落客、安檢、纜車換乘等一系列功能。在存在11 m高差(高程907~918 m)的局限空間內高效合理地融入多種功能,同時滿足無障礙需求,是項目設計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。
基于對人流量的計算與研究,安檢廣場內共設置了2組無障礙設施,每組設施包含無障礙坡道1組、無障礙直梯1部、扶梯2部(1上1下),形成主動、被動設施復合的無障礙系統,有效提升了無障礙設施的運轉效率,同時可以預防由于極端天氣等因素可能出現的突發(fā)情況。場地的無障礙設計充分考慮了場地內27棵保留樹木的位置及標高,并與之相結合,分解場地高差,靈活布置坡道、臺階與電梯系統,將無障礙設施創(chuàng)新性地融入場地環(huán)境之中,增強了設計的復合價值。
延慶賽區(qū)的冬奧村與其他賽區(qū)奧運村的不同之處在于其空間局促、高差大。用地范圍內山體高差關系復雜,高程處于900~983 m之間,南北高差約為42 m,東西高差約為30 m,最大水平距離約304 m,平均坡度約10°;同時場地內存在小莊科古村遺址及大量保護樹木。為體現中國傳統山居園林文化,項目設計提出“山林行居、六盛構景”的概念,打造自然、建筑、園林一體的山林聚落,將室外游園步道進行架空處理,并與無障礙設計相結合,將無障礙設施景觀化,增強人性化特點,提升體驗度。
國家雪車雪橇中心主廣場是賽時觀眾的主要觀賽體驗場所之一。廣場空間布局依山就勢,逐級的退臺形成了4個高差不同的觀賽區(qū)域,無障礙坡道將各區(qū)域進行了有機的串聯。同時,項目設計模擬了山體的褶皺形態(tài),構成景觀化的無障礙坡道,與建筑交相呼應、融為一體。
生態(tài)景觀設計:王悅、李颯、張宛嵐、楊賀明、楊宛迪、李秋晨、常琳、戴敏、管婕婭、王龍、申韜、劉宇婷、李和謙、鞏磊、滕依晨、白建立、韓迅、趙蕓麗、高宇、李密、稅嘉玲、張桂媛
生態(tài)顧問:北京林業(yè)大學、北京中環(huán)博宏環(huán)境資源科技有限公司
建設單位:北京北控京奧建設有限公司、國家高山滑雪有限公司
圖片來源:圖1、5、8?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態(tài)景觀建設研究院;圖2~4、6、7、9、10?張錦影像工作室
文章編輯邊紫琳 王一蘭
微信編輯 劉芝若
微信校對 王一蘭
審核曹娟
聲明
本文版權歸本文作者所有
未經允許禁止轉載
如需轉載請與后臺聯系
歡迎轉發(fā)
聲明:文章部分圖文版權歸原創(chuàng)作者所有,不做商業(yè)用途,如有侵權,請與我們聯系刪除。
來源:聚展網
點贊
分享:
2025.04.11-04.13
Garden Expo
2025.10.22-10.24
equip exposition
2025.11.05-11.07
China Landscape & Greenery
2025.11.12-11.14
GFI EXPO
2026.01.06-01.08
Landscape Ontarios Congress
2025.09.25-09.27
Flormart
2026.02.10-02.12
Warsaw Garden Expo